由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公司牵头投资, 荷兰达门船厂设计并主导建造的彩虹鱼“深渊极客”号极地科考探险船项目的启动仪式日前在上海黄浦江北外滩举行。

荷兰驻中国总领馆及外高桥船厂等国内十几家大型造船厂的代表以及国内60几家权威媒体均出席本次活动。彩虹鱼公司董事长吴辛博士、荷兰Damen船厂亚太区负责人Michiel Hendrikx先生、“深渊极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世界顶级海洋探索体验运营团队EYOS的首席执行官Rob MaCallum先生分别介绍了建造“深渊极客”号极地科考探险船的战略意义、船载高科技装备和未来的运营方式。

彩虹鱼公司董事长吴辛博士
“深渊极客”号科考船船长95m,型阔17m,型深8m,最大吃水深度4.95m,设计吃水排水量5000吨,最大航速15节,续航能力8000海里,自持力60天载员75人,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设计符合B类极地规则,达到极地冰级6级,在浮冰、积冰条件下正常工作,最高公海蒲氏风级12级及下降风100kts条件下可安全工作。“深渊极客”号极地科考探险船配备多种功能的潜水器:11000米潜水器、4500米潜水器、100米潜水器及多种水上交通工具。
这是彩虹鱼公司继2016年完成“张謇”号科考船建造并投入使用后, 在打造系列科考船舰队的同时, 把造船的目光转向极地科考领域, 将再次投资建造极地科考探险船——“深渊极客”号。“深渊极客”号也将是我国首例由民营企业投资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考探险船,旨在推动我国极地科考研究工作并带动极地海洋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此次彩虹鱼公司和世界顶级的造船企业之一的荷兰达门船厂合作建造“深渊极客”号, 意在通过这种互联互通的联合造船、联合科考的方式, 真正实现将国际先进海洋科技“引进来”的同时, 使得覆盖“深海远海极地”的中国深海科技服务能够“走出去”, 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步伐。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启了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伟大征程。30多年来,中国在极地考察能力建设、综合保障、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国极地科考工作不断实现新进展,在地质学、冰川学、空间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多个领域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 极地(南极、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更好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极地考察向更深程度、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发展。 而南极在极地地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极为特殊,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17年5月22日,在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张高丽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南极治理和发展。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多个场合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加快建立覆盖包含南北极在内的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 构建国际合作平台,大力推动极地考察向更深程度、更广范围、更高层次迈进。

达门荷林根船厂亚太地区销售区域总监 Michiel Hendrikx先生和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杨宇先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彩虹鱼公司投资建造的“深渊极客”号极地科考探险船, 除了具有极地破冰能力, 还将配备先进的由彩虹鱼公司自主研制的无人、载人深潜器, 从而弥补目前极地海域下潜科考探索作业不足的难题。 整个项目的详细设计将于2017年内完成, 计划2018年初开工建造, 2021年初投入运营。 “深渊极客”号投入使用后, 将大大加强彩虹鱼公司在深海、远海及极地的科考探索作业能力, 为从事海洋研究的高校、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体化的覆盖全海域、全海深的深海科技服务。我国将继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的极地“航空时代”之后迎来崭新的“深渊极客”的极地“深海时代”。
【公司简介】
彩虹鱼海洋科技公司是一家从事深海科学技术开发应用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的深海高科技公司, 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临港海洋高新产业园。 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携手,目前正在联合研制以万米级载人深潜器为核心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 在打造这一世界级的深海科技前沿项目中, 公司与深渊中心采用了“国家支持+民间投入” “产、学、研互动”的创新模式, 深渊中心负责整体项目的研制,彩虹鱼公司通过投入自有资金资源和整合社会资本和资源共同参与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的研制工作,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